保利地产2010年度股东大会、投资者年会成功召开
3.低硫配煤成抢手货内容:阳煤集团主力矿井的煤炭硫分大多在2.5%左右。
记者日前从潞安集团获悉,这一项目突破了低浓度乏风发电的技术瓶颈,有望盘活每年上百亿立方米的气源。贾剑认为,这一技术的推广,有望盘活每年上百亿立方米的低浓度瓦斯气源,实现变废为宝。
乏风氧化发电的适用门槛低,只要有瓦斯排放的矿井就可建设贾剑认为,这一技术的推广,有望盘活每年上百亿立方米的低浓度瓦斯气源,实现变废为宝。一般来讲,甲烷浓度在30%以上的瓦斯可液化为甲醇,10%-20%的可用于内燃机组发电,但10%以下的低浓度瓦斯安全性差,浓度极低的乏风难以直接燃烧,二者的利用一度成为世界性难题。这一项目既能提高煤矿经济效益,又能促进节能减排、保障安全生产,实现对瓦斯的吃干榨净。项目投产后,装机容量达30兆瓦,可摧毁乏风中99%的甲烷,每年减少140万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,输出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,满足高河矿井一年的用电量。
乏风虽然浓度极低,但总量巨大,所含甲烷约占中国煤矿瓦斯甲烷总量的81%。山西潞安集团瓦斯研究院副院长贾剑说,高河乏风发电氧化利用项目于2012年开工建设,2014年底基本建成。库存数据同样不乐观,截至8月底,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33个月在3亿吨以上。
汾渭能源动力煤分析师王旭峰告诉新华能源,2012年开始,煤炭行业逐步结束黄金十年,取而代之的是前期过度投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。政策轮番祭出 欲挽失控煤市价格一跌再跌,救市政策一出再出。无论是行业的管理者、企业的领导者或者行业的观察者,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,心情沉重却异常忙碌。不过,虽然一个半月内密集出台了7个中央级别的涉煤文件,密集程度令人咋舌,但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满意。
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《当前煤炭行业脱困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》则认为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相关政策效果逐渐显现,煤炭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。同时,国务院秘书局多次协调煤炭行业脱困工作重大事项和政策。
包括产能大量过剩,库存不断积压,企业资金空前紧张,呆账坏账增多等不利情况。而有消息称,从2015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进出口关税,煤炭出口关税税率由10%下调至3%。同时,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利则认为,这次煤炭进口关税调整与近期密集出台的煤炭救市脱困政策相关,有助于缓解目前国产资源过剩、煤企滞销压力较大的局面。一是煤炭产量盲目增速势头得到控制。
对此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透露说,2014年,发改委召集能源局和煤协等部门开了18次协调会,出台限制产能、规范煤炭进口、建立小煤矿退出机制、加大金融支持、关税调整等37项相关对策和措施。毫无疑问,煤炭行业正处于寒冬时期,从不断的出台救市措施,可以感受到丝丝温暖,而行业的参与者也在积极努力地改善行业窘态。在痛苦中煎熬的煤炭行业,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圣诞节前夕,收到了一份不错的礼物。近日,中国多个煤炭主管部门联合发布政策,要求严格制止违法违规建设生产、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。
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也认为,当前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变、产业结构调整、能源结构优化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,煤炭产业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,行业积存的多重问题集中爆发,使得企业营收较为困难,这是行业由盛转衰的必经阶段。随着新一年的临近,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了进入倒计时。
三是煤炭价格逐步趋稳并有所回升。面对煤炭行业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,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均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,救市希望能从政策层面缓解煤炭已经严重的供需矛盾。
2014年,煤炭救市令可谓是密集出台。无论如何,即将过去的2014年,煤炭市场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跌幅,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继1月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小幅下挫之后,12日发布的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价格指数结束三连平[微博],较上期下跌0.04点,煤炭主要港口和产地动力煤市场总体呈弱稳态势。随着市场预期发生变化,煤企挺价意愿开始分化,部分地方煤矿率先退出挺价行列。截至1月11日,下游六大电厂库存仍保持高位,日耗煤量稳定。分析认为,短期内,煤价仍有弱势下行预期。
1月5日至1月11日,环渤海煤炭库存量环比减少62.5万吨,但仍高达2066.5万吨。阳泉部分地方煤矿联动下调末煤车板价20元/吨,是本期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分析认为,随着煤电合同汇总临近尾声,煤企挺价意愿渐趋分化,煤炭价格步入市场调整期,短期内或将弱势下行。然而,煤价小幅下调并未带来明显市场反应。
今年1月,神华、中煤等大型煤企纷纷停止上调煤价,部分企业加大了对用户的实际优惠力度。1月13日,2015年煤炭产需衔接合同汇总会在杭州召开
今年1月,神华、中煤等大型煤企纷纷停止上调煤价,部分企业加大了对用户的实际优惠力度。1月5日至1月11日,环渤海煤炭库存量环比减少62.5万吨,但仍高达2066.5万吨。截至1月11日,下游六大电厂库存仍保持高位,日耗煤量稳定。继1月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小幅下挫之后,12日发布的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价格指数结束三连平[微博],较上期下跌0.04点,煤炭主要港口和产地动力煤市场总体呈弱稳态势。
然而,煤价小幅下调并未带来明显市场反应。分析认为,随着煤电合同汇总临近尾声,煤企挺价意愿渐趋分化,煤炭价格步入市场调整期,短期内或将弱势下行。
随着市场预期发生变化,煤企挺价意愿开始分化,部分地方煤矿率先退出挺价行列。阳泉部分地方煤矿联动下调末煤车板价20元/吨,是本期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1月13日,2015年煤炭产需衔接合同汇总会在杭州召开。分析认为,短期内,煤价仍有弱势下行预期
部分煤炭进口将面临产品质量障碍自2015年1月1日起,《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》将正式施行。如果龙头煤炭企业不主动降价,那么煤价很难出现趋势性回落。虽然国际煤价持续低迷,国际煤炭海运费不断走低,进口煤整体具备价格优势,但由于煤炭进口监管严格,贸易商进口将面临质量障碍,国际煤价对国内煤价的冲击作用可能大大降低。在国内动力煤价格相对较低、龙头煤企对市场的控制力不断加强的情况下,季节性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价回调幅度。
目前煤价只是让部分煤炭企业刚刚摆脱亏损局面。综合来看,虽然目前国内动力煤价格面临一定回调压力,但只要龙头煤企不带头降价,煤价下行空间就不大。
煤价已降至相对低位目前煤价与2014年年初相比要低得多,这从根本上限制了煤价进一步下降的空间。该政策对商品煤的灰分、硫分、发热量、汞、砷、磷、氯、氟等指标均提出了明确要求,不达标的商品煤将被禁止进入市场,部分进口煤或将因此被挤出市场。
1月1日至7日,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只有520元/吨,平均每大卡不到0.095元,这与煤炭工业协会宣称的推动煤价理性回归,力争使动力煤价回升到0.10.12元/大卡仍有较大差距。1月1日至7日,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下跌0.95%,至520元/吨,创出去年8月6日以来单周最大降幅。
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,欢迎您提出来!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了您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!
下一篇:欧盟通过多项减排立法提案